然而球隊戰績持續不見起色,活塞又一口氣送上三名球員交易Blake Griffin,飽受傷病所苦又無法適應球隊攻守體系的Bradley就這樣回到了昔日恩師Doc Rivers麾下。原以為這會是拉回身價的好時機,誰能料到他卻在此時因「運動型疝氣」需要休養4~6個星期,必須等到季後賽才可回歸。別說原先外界預估將近20M的年薪了,現在可能只需一張全額中產的短約即可簽下這名後場大鎖。

健康的Bradley是相當好用的3D球員,但也因為身材的劣勢讓他並非是現代強調「無限換防」體制下的最佳武器,同時在進攻端也要有良好的戰術體系或是搭配擅長尋找空檔的控球後衛才有辦法將他的價值發揮到極致,他依舊會在市場上炙手可熱,只是請那些球隊先確保拿得到使用說明書!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波士頓被送走,到手一半的肥約也一併被送走了...

7. Kentavious Caldwell-Pope(U)

將KCP放在Bradley的後一個寫其實是有目的的,因為活塞之所以會選擇與塞爾提克進行交易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因為團隊薪資不允許留住這名年僅25歲的3D大鎖。然而KCP卻相當聰明且幸運地等到湖人爭奪球星失利後的B計畫,一張價值高達18M的一年大約就這樣出現在他的眼前等他簽字,當然湖人此舉除了想讓球隊戰績振作外,更重要的是因為他的經紀人與LBJ同為Rich Paul。

KCP是個很頂級的一對一防守者,他與Lonzo Ball組成的後場防線也確實改善了近年湖人最為人詬病的防守問題,只是相較於防守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應該是他的進攻效率有了明顯的進步,場均13.8分雖不突出,但43.1%的投籃命中率、39.7%的三分球命中率以及56.7%的真實命中率皆為生涯新高。明星賽後其場均成績更有著16.3分7.1籃板並外帶48%、49%的雙項命中率,這張18M的高薪合約不但看似合乎情理,同時自己的下一份合約也不會因「核冬現象」受到太大影響。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Paul幫他打理合約事宜,其實就不用太擔心自己的「薪情」會不好,且假設湖人真如願成為姆斯爭奪戰的贏家,更不排除KCP會如當年Tristan Thompson一樣獲得高薪長約續留洛城,反之只要他保持近況到季末,他也能在市場上獲得一份價值落在10~15M之間的合約。

KCP能否將新合約價值提升,就看LBJ的去向與Paul的操作了

8. Will Barton(U)

去年賽季Barton在進攻端採用單打時,每波進攻的平均得分(PPP)為1.29分,如果加上「至少出賽50場」、「單打頻率至少7.5%」兩項條件,此數值將是全聯盟第一單打高手,比第二名的Isaiah Thomas還高上0.17分。然而到了今年賽季Barton單打比例雖上升至10.6%,但PPP卻打了對折只剩0.61,與上個賽季呈現明顯對比。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會造成這現象的發生或許也可以看成是因為Paul Millsap受傷代班擔任先發小前鋒所致,他需要配合戰術的需求成為圍繞在Nikola Jorkic周圍的射手,從這層面去看的話又會發現Barton在Catch & Shoot的表現上反倒比前個賽季好、整體的真實命中率也優於去年,更難得的是他並不是個單純的「自幹高手」,18.7%的助攻率僅次於Jorkic的29.4%,漸漸朝著全能側翼攻擊手進步當中。

據傳Barton在去年續約截止日前拒絕金塊開出的4年39M延長合約選擇於今夏投入自由市場,以他的成績與27歲的年紀來看此選擇絕對是明智之舉,若今夏核冬沒有燒到他身上,不排除會掙得一份年均薪超過15M的大約,但假設所有感興趣的下家都希望簽下他擔任第六人,恐怕金額就可能跌落到與金塊當初開的合約差不多,至於他會不會留在丹佛?只要Wilson Chandler願意跳出合約就可能了!

先發替補兩得宜,但該用多少金額的合約競標卻是個問題...

9. Wayne Ellington(U)

今年11月將滿31歲的Ellington生涯9個賽季卻已效力了7支不同的球隊,但不變的是他始終用他精湛的投籃技術深受各球團喜愛,而他很有機會在今年夏天獲得一份價值令人滿意的長約。

一名好的教練就是懂得讓子弟兵專注用自己擅長的技術去定位在正確的角色,Ellington是名出色的三分射手,因此總教練Erik Spoelstra就以此作為基礎,讓他成為球隊戰術中非常重要的要角,且他也用生涯最佳的成績回報教練團的信任。本季上場時間不但是生涯新高的26.7分鐘,其他像是場均的11.4分、迄今合計投進200記三分球都是生涯單季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