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球衣遇上国旗:双重国籍球员的世界杯抉择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上,摩洛哥队2-1逆转加拿大的比赛中,替补登场的哈基姆·齐耶赫用一记精准传中制造杀机。这位出生在荷兰德龙滕的球员,曾在2015年代表荷兰青年队出战,最终却选择为父母故乡摩洛哥效力。这样的"双色球员"故事,在世界杯历史上屡见不鲜。

"当我听到摩洛哥国歌时,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是荷兰永远给不了的。"——齐耶赫在赛后采访中坦言

▍双重国籍球员的五大经典案例

  • 德科:巴西出生,2003年入籍葡萄牙后率队闯入2004年欧洲杯决赛
  • 迭戈·科斯塔:巴西与西班牙的"抢人大战"最终以西班牙胜出告终
  • 阿尔及利亚军团:2014年世界杯上多达17名法国出生的球员
  • 伊尔马兹:土耳其归化的法国青训产品,曾在欧冠攻破皇马球门
  • 阿什拉夫·哈基米:马德里出生的摩洛哥飞翼,选择代表父母祖国出战

国际足联的"3年规则"

根据国际足联现行规定,拥有双重国籍的球员在代表某国青年队出战正式比赛后,仍可在21岁前更改代表国家。但成年队出场后则锁定国籍资格。这项在2009年修订的规则,催生了更多"双色球员"的流动。

在卡塔尔世界杯的831名参赛球员中,有137人选择代表非出生国出战,占比高达16.5%。这种现象在法国、德国等移民国家尤为明显。法国队23人名单中有14人有非洲血统,而德国队则有8名球员可以代表其他国家。

争议也随之而来。2021年非洲杯期间,刚果民主共和国主帅指责摩洛哥"挖角"其青年才俊。而卡塔尔队更是因归化政策遭到诸多质疑。但不可否认,这些"双色球员"为世界杯增添了更多文化碰撞的精彩。

——本文数据截至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