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这是本系列的第六年。说实话在现有的时间精力条件下已经做不出太多新意了,但没有新意,维持水准也很重要。每年休赛期,我也会收到很多朋友的私信,关心这个系列还会不会如约而至。所以我们还是会继续做,毕竟我还是很喜欢看NBA,很喜欢和大家分享我的观点,很喜欢这个系列每年的最终成果。
按照惯例,接下来我会对本评级的重要事项进行说明,具体内容和往年并无太大区别,老读者可以直接拉到最后看今年的发布日程,新读者还是建议在看评级之前先阅读本文了解一下关键内容。
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这份评级“既不权威,也不客观”。
我们始终认为这份评级是做给那些一直以来认同我们的工作,信赖我们分析比赛的方法的朋友们的,始终是小圈子的分享,没有任何权威性。如果你觉得“我凭什么相信你这野鸡榜单”,那么你最好的选择是看到这里就关掉这个页面。
如果你还是坚持要看,那么请记住——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喜欢哪个球星,哪个球队,我们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人都正好是你喜欢的球星和球队黑子。评级的结果完全基于我们的主观判断,毫无客观性可言。
这是一份什么样的评级?
我们会给大家展示一份450名球员的新赛季球员评级,这里面包含了每支球队新赛季可能会出场的所有球员,每名球员都会被分入下面的11个评级中去。
原则上,我们认为同一个评级内的球员的水平是接近的,他们的价值或者具体的赛场表现取决于球队的需求,具体的环境和个人竞技状态。但是分级本身就意味着从连续到离散的转换,某一级别中相对最差的球员和下一个级别中最好的球员之间的差距可能非常小,而光有分级会掩盖这一点。因此你还能看到一个在1到12之间的分数,更具体地反映球员所处的位置。
原则上我们希望大家更重视评级,而不是具体的排名,但我们也希望你能注意到某些球员的分数只是正好压线进入了他所在的级别,或是正好差一点点没能进入更高的级别。
我们如何完成这份评级?
我始终相信篮球分析更像是一门科学,更追求事实,而非哈姆雷特式的个人体验,但我也承认,即便面对同样的事实,都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不同的人也会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做出不同的评判,人类是无法避免偏见的,即便这其中毫无恶意。
为了能够尽量消除这种偏见,除了我本人和我的搭档,我们还邀请了15位我们认为“懂球”的评委组成了一个17人的“评委会”,每个人会独立地为每位球员给出一个1到12之间的整数评分来给球员分级,最终将17人的评分结果汇总求取平均分来确定最终的分数,进而给出每一名球员的评级。
值得一提的是,区别于最终呈现时的11个评级,评分时会强制要求每位评分人给出“有且仅有一人”的12分球员,但即使某名球员拿到了所有的12分票,我们也不会给出“联盟第一人”的头衔。
谁来完成这些评级工作?
我会尽我所能的寻找可靠的人选,也努力避免它过于集中在某个小圈子。
今年邀请参与的评委中有13位去年也参与了:
@管维佳同学 、@殳海 、@解说员晓晨、@静易墨的迷踪岛 、@追追熊的影片分析室 、@核子间的距离、@Victormz 、@mcley 、@张哭晴天日了狗了、@_魔封波_ 、@乌鸦羊 、@迅风来临 、@Key君的杏之轨迹 ;
今年首次参加的还有:@T-Mao不是天喵 和@太吾车神 。
这些评委有些正在全职从事篮球相关的工作,有些是在不同平台输出优质篮球内容的业余球评,也有一些只是我个人比较认可水平的朋友。关于他们具体的身份,水平,观点,大家可以自行关注他们的微博和他们交流。
如何保证评委不夹带个人感情?
坦率地说,我们不能保证这一点。我当然完全相信我们的评委都是公正的,但任何体系都应该在机制上做出设计,来消除这种可能的影响。具体来说,我们的最终结果并不是直接采用平均分,我们仿照体操,跳水,花样滑冰等评委打分制的体育项目,采用截断均值,即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值。
截断均值的逻辑是那些掺杂了个人感情的不公正评分往往会出现在极端值上。而在整个评分过程中,每个评分人都不知道其他评分人给出的结果,因此,我们相信如果出现了某种不公正的情况,它不会出现在最终的结果里。
评级的基础依据是什么?
我们会给每一位评委一份十分详实的数据来作为评分的参考,但具体评分时并不会对评委采用的分析方式做出任何限制,只会对我们的框架标准做出定义。这份评级原则上并非是对上个赛季球员表现的一个简单总结,也不是对下个赛季的直接预测。它更接近于“根据过去一个赛季或几个赛季,对【当前】水平做出判断,预估其下赛季【更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球员”这样的含义,是对球员下赛季表现的【合理心理预期】。
同时,评级不会考虑长期建队价值和交易价值,年龄因素只考虑在下赛季的短期影响,例如年轻球员的进步,大龄球员的下滑,但我们会避免做出缺乏依据的激进预测,也不考虑球员水平和他所拿的合同是否对等。
遭遇了伤病的球员,我们会先假设球员在下赛季能够出战(不包含已经宣布赛季报销的球员),再根据伤病类型,历史数据和球员的打法风格,考虑伤病对他们的影响。
常规赛大样本的比赛表现是评级的基本基础,但季后赛表现同样是重点考察内容。但这份评级并不以季后赛成绩为绝对依据,而是重点考量球员在季后赛这种高度特化,充满针对性的对局中所展示出的比赛特质,以此衡量球员对夺冠所能提供的贡献。
更多详细的评级标准和依据,大家可以直接向评委们提问,部分评委去年有参与制作一系列播客节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喜马拉雅搜索“圈芬克斯”就可以找到。
我们如何发布?
我们会为每支球队制作一张Depth Chart,包含球队中已经签下正式合同的所有球员。所有之前在NBA出场过的球员都会单独给出一张球员卡,球员卡的内容会囊括所有我们认为较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今年的球员卡和去年区别不大,仅做了微小调整,具体内容我会另行说明。
与往年一样,我们认为这是一份给球迷的新赛季参考资料,而不是一个口水榜单,所以不会采用媒体排名时普遍采用的倒序发布,而是按球队每天发布一个赛区五支球队的球员评级。(微博上会按球队分别发布一部分内容,每支球队的完整排名需要大家移步公众号“篮圈上的坐标系”查看)
另外,发布时,我们会给每支球队写一段简单的新赛季展望,这几年由于我个人精力所限,也为了让整个项目更有团队感,一直都是由参与评级的评委共同撰写,尤其是@_魔封波_ 、@张哭晴天日了狗了 、@核子间的距离 承担了其中的大部分工作。
发布计划
9月22日 球员卡导读
9月23日 东南赛区评级
9月24日 大西洋赛区评级
9月25日 中央赛区评级
9月26日 西北赛区评级
9月27日 太平洋赛区评级
9月28日 西南赛区评级
9月29日 各位置和球队汇总
关注我们,你才不会错过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