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的聚光灯下,36岁的巩立姣稳稳托起那颗沉甸甸的铅球。作为中国田径队资历最深的"80后"选手,这位手握8枚世锦赛奖牌的老将正在创造历史——她即将次站上世锦赛的竞技舞台,成为中国田径史上首位"十朝元老"。

时光倒流至2007年大阪世锦赛,当时初出茅庐的巩立姣还带着青涩。18年光阴流转,当年那个初登国际舞台的石家庄姑娘,现在已成为中国女子铅球的标志性人物。在这段跨越两个十年的征程中,她先后斩获2金1银4铜的世锦赛战绩,用汗水和坚持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体育赞歌。

对于大多数田径运动员而言,36岁已是职业生涯的暮年。但巩立姣却展现出惊人的竞技状态:2025赛季伊始,她在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投出19米04的佳绩;四月钻石联赛厦门站,成绩提升至19米62;六月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她更是五次突破19米大关。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位老将对运动生涯的执着坚守。

备战本届世锦赛期间,巩立姣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独自承担训练任务。面对记者的疑问,她幽默地自嘲:"我这三十多岁的人,长着六十岁的膝盖。"确实,常年高强度训练带来的关节损伤是她最大的挑战。但在河北奥体中心的铅球实验室里,科技手段正帮助她精准把控训练强度,那些以她名字命名的数据分析系统,默默记录着这位老将的每一次投掷。

回望巩立姣的职业生涯,挫折与荣耀同样耀眼。12岁被石家庄体校选中时,她或许没想到这项"又爱又恨"的运动会成为毕生追求。三届奥运征程中,2008年和2012年的奖牌因对手违规而姗姗来迟,2016年里约的第四名更让她一度萌生退意。"那段时间每天以泪洗面,"她回忆道,"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变了。"但正是这些挫折,铸就了2021年东京奥运会20米58的辉煌时刻——那不仅是中国田赛的首枚奥运金牌,更圆了她21年的梦想。

在河北女子铅球的传承谱系中,巩立姣是第四代领军人物。从教练何增生到前辈李梅素、李梅菊,再到她这一代,四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才换来这一天的突破。令人惊叹的是,从2009年20米35到2021年20米58,这23厘米的进步耗费了她整整11年光阴。每天200次投掷、800公斤力量训练的"标配",在她身上留下了数不清的运动损伤。

关于身材,巩立姣有着独到见解。曾经为了减重30斤的她,最终为成绩主动恢复体重。"美不该被体重定义,"她说,"为梦想拼搏的样子才是最美的。"现在身兼运动员与教练员双重身份,她更希望用自己的故事激励更多年轻人了解铅球运动,延续中国女子铅球的黄金时代。

2025年的东京对巩立姣而言意义非凡。四年前,她在这里实现奥运夺金梦想;现在重返福地,她将向"十全十美"的世锦赛征程发起冲击。与新生代选手张林茹、孙悦并肩作战的场景,恰是中国田径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

当被问及第十次世锦赛的感受时,巩立姣眼中闪着光:"现在反而更有冲劲了,我要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大家。"体育场内,她手中的铅球划破长空,那道优美的抛物线仿佛诉说着18年来的坚持与蜕变。对这位永不言弃的老将来说,十次世锦赛不是终点,而是超越自我的新起点。"我就是要不断突破极限,"巩立姣说,"因为追求完美,永无止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